这里,有真正改变世界的科学家

null. null

西门子文化

打开西门子官网,映入眼帘的是涉及众多领域的市场解决方案、产品以及服务。从高效发电和输电解决方案、基础设施解决方案、到工业自动化、驱动和软件解决方案等等。那么西门子是如何在涉足多项领域的同时,确保始终走在技术前沿?说起其背后的技术功臣,不得不提西门子中国研究院。那里有一群人,他们负责进行项目开发、打造产品原型,令西门子的产品在科技创新和前沿技术方面不断变革和超越。

段续,就是众多技术功臣中的一员。在西门子,他有相当大的空间去带领研发团队,实现自己和团队的数字创想。譬如,他的团队正在尝试将城市交通系统数据汇总在一个APP中,实现真正的数字化交通——所有城市交通信息,包括自行车租借、公共交通运行情况和实时交通监测,甚至还有违章记录查询,实时空气监测等都会一目了然,再以此制定交通政策和实施节能减排措施。

本科毕业于南开大学通信专业,继而荣获奖学金前往英国爱丁堡深造,回国后的前六年,段续在国内一家信息产业集团就职。两年前他加入西门子, 此后在研究院的团队中就一直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段续经手过两个重要的项目,一个是工业机器人控制器(Industrial Robot Controller),另一个则是目前正在开发的互联城市解决方案(Connected City Solutions)。

研究院的职责是为西门子开发前沿产品,基于市场和客户需求提出解决方案,并将方案中的研发成果转化成拥有优质商业化基础的产品。“有时候我们会开玩笑说我们像一间在西门子内部运作的初创公司,需要自己完成前期的需求分析、市场调研,包括定向解决方案的制定、研发和测试。当基本原型成形之后, 还需要对这个原型进行商业性的推广,验证解决方案是否具备商业化价值,”段续如是介绍自己团队的属性及价值,“因此很大程度上,我们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一个研发型团队,因为需要承担更多产品相关的职责。”

项目研发的自由之翼

西门子的集团架构为研究人员保驾护航,让他们可以摒除科研方面的桎梏,有充足和自由的空间去发挥。“研究院本身的功能决定了我们每天做的东西,”对于一名技术控来说,良好的平台是推进事业成长关键的因素。研究院团队的极客精神是段续认为的优势所在,“研究院的灵活性和团队的原创性很高。我们接触的技术领域,相对于业务集团来说更前沿,甚至会有一些前沿到短时间内看不到明确商业化价值的技术。对于研究院的同事们来说,这些技术恰恰能激发出他们骨子里技术控的激情!”

到底是什么推动这些技术控持续探索?段续认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与同事们在自己的岗位上获得了足够的参与感和掌控力:“在西门子这样一家运作体系高效完善的大公司,有几十万员工、包罗万象的产品;我们可以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提出创意,再论证方案的可行性,然后着手去做研发。”

所有最初看来不切实际的创意,最终都可能成为西门子集团的创新产品,售往全球,这就是我们科研者的幸福!
段续

创新,从本土到国际化视角

中国有着独特的国情和用户消费方式,比如微信支付和各种扫码识别等本土消费文化。段续表示他们希望借助国际化的团队去帮助本土研发,同时学习如何通过技术去做创新产品科研。“国内巨大的本土化需求是一个很好的市场机会,可以去做对应的研发工作,支持中国本土化发展。研究院的主要职能是基于中国的本土商业化业务去做一些创新,然后反向影响西门子整个的全球业务体系” 。

“我们比较容易在中国市场中发现新的商业机会,也比较容易在中国市场上去验证一套解决方案是否具备足够好的商业化价值。这是在中国做研发的一大优势。”结合国外团队的优势和中国本土的市场需求,段续提出的商业策略在市场上印证后所得到的成果往往也能让海外团队受益。譬如他目前负责的互联城市解决方案项目,中国庞大的城市体量决定了其交通密度和人口密度等数据高于大部分海外城市,那么在此基础上开发的解决方案放在人和车相对比较少的空间(城市)之内,就“完全游刃有余” 了。

与西门子一同成长

“我在西门子工作七个月,比此前七年学的东西都多,每天都有不一样的内容。”提到自己的成长,段续有这番感慨。不论是工业机器人还是城市互联项目,都让他有机会涉及到相当广泛的技术领域,并一步步取得事业方面的进步。

“这是一份让人感觉很high的工作,作为研发团队,我们拥有资金等各方面的支持,这是非常幸运的,并不是每一家公司都敢于投入这么多的资源去开发,去创造。当然,有挑战必定有压力,我们需要关注如何把这些疯狂的创意变成实实在在的、公众可以看到的、具有足够商业价值的产品。”  —段续

段续眼中的西门子是“值得尊敬”、“科技先进”和“勇于创新”的企业。在这个充满创造性的土壤之上,他和他的同事们播撒着未来的种子,致力用创新和知识改变中国,改变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