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在各国边界上几个月的交涉,这些人才在诸如德国这样的国家落下脚来。可是,这还不是终点,因为他们避难期和融合期的征途才刚刚开始。
Joerg Pohl是西门子难民实习项目的主管,他清楚地知道虽然实习项目只是为难民提供短暂的稳定期,但是这会为他们带来非凡的意义。
“带薪实习的周期一般是两个月,对在德国避难且符合条件的人开放。许多难民其实受过良好的教育,给他们提供带薪工作,让他们了解像西门子这样的大公司的建立过程,以及在德国工作的实际情况,是帮助他们融入这个社会的第一步。”
能在西门子工作,我感到非常自豪,因为这是一个值得每一名员工为其努力奋斗的地方。
迈向新生活的第一步
不少难民对这项计划很感兴趣,有些现在已经是西门子的雇员。其中有一位,从厄立特里亚来,在埃及的时候被绑架了,三个月后他家里人交付了赎款把他解救出来,后来他在慕尼黑的一个寄宿家庭住了下来。也就是在那儿他得到了在西门子实习的机会,现在已经成为了IT部门学徒,加入了西门子全球351,000名员工的大家庭。
难民实习项目为我们的文化开了一扇门,消除了那些固有的偏见,让我们真正敞开了心扉。Jörg Pohl, 难民实习项目主管
每一位难民都有自己的故事
对这些逃离家园的人来说,要融入新文化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西门子实习项目提供了一个契机。通过提高语言能力,培养个人技能,和公司同事建立友谊给了他们一份宝贵的经历。项目初始,每个人会被指派一位导师,导师会在项目期间全程指导,工作之余他们还会约着一起喝咖啡、吃饭、看电影等。实习项目只是其中一部分,Joerg补充道:我们把闲置的办公室改装成了员工宿舍,还为年轻难民设置了预备课程,培养他们以后加入学徒项目,对员工开放体育公园开展足球和乒乓球比赛。人与人间的接触逐渐改变了大家的看法,人们开始接纳新伙伴的到来。
人才无处不在
难民实习项目的参与者大部分来自叙利亚和厄立特里亚,Joerg意外发现其中不少人是工程和IT项目的一把好手。许多经理对项目实习生的表现很满意,甚至还希望招募进更多人员。他们说“这个项目为我们的文化开了一扇门,消除了那些固有的偏见,让我们真正敞开了心扉。”难民融入是政策的关键所在。应当如何开展并推动这一进程?对此,Joerg有些自己的看法。“这是任重而道远的过程,而面对面的沟通交流是踏上这条道路的第一步,” Joerg还补充道:“他们仿佛被‘隔离’在一座又一座的‘收容所’里。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和难民之间的个人交流几乎为零,只是经常在街上远远的看着他们,连点头之交都算不上。我觉得一栋楼里如果有十间公寓,其中一两间应该分配给难民家庭,大家才有相互融合的可能。”他希望西门子所做之事能带动更多公司加入到关怀难民的队伍。“我们想把公司的理念传播出去,希望能影响其它公司也开展自己的难民项目。”这些实习生有他们的过人之处,Joerg相信假以时日他们将能升到管理岗位,甚至进入董事会。